●尘土进化论● |
联系方式:EMAIL:[email protected] MSN:[email protected] |
初吻·初雪 初吻·初雪
![]() 这个周日是一个冰天冻地的气候,实在是不愿挣脱被窝去山上蹓跶。把家中那台用了两三年的烘暖器翻出来,底下垫一只纸箱一本书,两根火热的灯管在壁板上反射出橘红色的暖光来,靠近了会觉得烫皮肤,会有刺痛感,远了又会冷。但比在外头要暖和。
昨晚突然忘了看央视六套“佳片有约”推荐的《初吻》,早上记住了,看重播。那个长得很东方味的“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那时真正年轻,一脸青涩,但却那样清纯脱俗。看过她的《芳芳》、《云上的日子》、《情欲写真》……她的美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但自始至终,透露出一种不羁、野性的风格。巧的是,这一天晚上电视上正采访《初吻》的编剧丹尼尔·汤普森,她是《虎口脱险》导演的女儿,当初她也曾和父亲参与了创作,而这部《初吻》则是她30多岁有一次回家,看到窗门帘紧闭,一开门却见女儿带了一帮朋友在跳贴面舞——“哦,她太小了,让我出乎意料”,她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于是才有了创作《初吻》这部电影的灵感。
当时,剧组公开招募小演员,挑了无数,正当14岁的苏菲和她父亲等了太长时间打算离去时,剧组的人让她先试一下镜,OK,太棒了,汤普森一眼看中了这位小美女,真的是“慧眼识珠”,苏菲从这部片子开始,又接拍了《初吻2》,之后大展星途,也算是童星出身了。
汤普森还与很多法国美女演员有过合作,比如神经质而不乏坚韧感的阿佳妮、被誉之为“演员中的演员”的朱丽叶·比诺什……这些女人身上,都泛着浪漫的气泡,如果美貌仅仅是装饰的话,那么可爱的装备会让她们更具魅力。观望法国影片,总会感受到那份轻松与幽默,《初吻》如此,1980年的影片,直至今日我才有幸第一次观赏,仍然会觉得那份淡淡的可爱之情。
说实话,正是因为那份纯真,那份在青春期才会遭遇的尴尬,才真正令我感动。虽然电影中没有太多曲折的情节,然而Richard Sanderson演唱的《Reality》一响起,我的心中便泛起一阵难以抑止的感情。这跟在KTV听到80年代一些歌星的歌曲一样,看着那个年代的影像,就会想起年幼的自己,那时的我都干了什么?而今,时光冲淡了一切,如果,再也没有人提及,它们就是否随时间的浪潮像沙石一般卷入大海的深渊?
所以,更多时候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看电影,因为可以想到很多事情,有时候为了回忆,我可以突然按住遥控器的暂停键,然后闭上眼睛,或默默的流着泪。我看《初吻》时我在想,自己有无初恋?有无初吻?答案是——有的,但似乎,那都是一种遗憾,留在胸腔的,是曾经的酸涩。反正无人知晓,反正无人问起,就让它一直埋伏着,如果某一天遭逢到电影中的一个片段或现实中的一个场景,可以觉得心里面淡然。 苏菲的《初吻》告诉我们,青春期是一种过期作废的“凤梨罐头”,如果你不及时行乐,不冲出家庭桎梏,不冲出自己心理上的障碍,那会成为你人生的一大遗憾。电影中,大人们内心潜伏着青春时代的记忆,却为生活所累,当他们发觉孩子正在重蹈自己的青春路线时,会觉得欣慰与理解……这是西方父母的心理,东方父母的作法不一样,所以中国人才会有“心理阴影”,才会导致“文化压抑”……比照《初吻》,我们只能看到《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孔雀》、《恋恋风尘》、《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在中国,青少年的情窦初开永远成为一项问题。
我只记得初吻前的我总是对那一吻怀有强烈的冲动,从电影电视中、杂志上都看到过“吻”,可一直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我仍然记得那一吻,在KTV,冬天,两唇相碰时我仿佛被电到了,头脑一阵酥麻,心跳加速,像连喝了五杯红葡萄酒。感谢那位女孩让我初尝“吻”的滋味,那已经是我毕业后的某一天——想想,我的性成熟多么晚啊,可是小学时候却被一位瘸腿老师当着其他老师面指认为“早熟品种”……这种被误解的疼痛一直像一个肿块横亘在我心肺间,直至今日难忘。在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了两三次泪,特别是音乐响起的时候。不是为影片流,而是为自己……
昨日已过,而今后还得自己撑着。我希望自己还能在更成熟的时候依然感怀于过去,感怀于最初,这样的保留,我想只是一件好事情。
夜晚的天空,雨夹雪稀稀朗朗飘起来,积起来积起来,第二天都化了。当我坐在办公室写这篇文章时,窗外又飘起了大雪。不是吗?每一次飘雪,大家都兴奋异常,这种“最初”的轮回,总是最最纯美的心灵所期盼的……
范典 @ 2008-01-15 17:21:12 查看本分类的所有网志:艺术工厂 |
导航
博客风●尘土进化论●首页 联系 个人档案 ![]()
网志分类
我的呼吸(344)白色年华(127) 范典看新闻(24) 艺术工厂(168) 轰炸每日(67) 人物志(47) 沉迷乐海(10) 小说连载(40) 城市金鱼(32) 随想短篇(32) 养生保健一起学(10) 快书快语(19) 品牌芥末(2) 我的歌词(7) 观察笔记(22) 爱乐小札(3) 书能载人(53) 音乐小说(5) 娱乐生杀(17) 戏剧魅影(15) 专题研究(8) 小闯译林(6) 健身日记(10) 情迷美食 (2) 我读《论语》(1) 我的宝贝(1) 政治纷呈(1) 聊天纪录(1)
网志存档
个人链接
你的范典范典中国 范典歪酷 范典异志趣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文库 中国文化文库 当代中国研究 TRENDSMAG Sony&Bmg 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 中文电影资料库 环球电影资料库 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 世界美术资料库 中华人 好书电子版 人民网 男士健康 全球艺术网站导航 读品走私 元叙事E刊 李碧华博客 上海图书馆专业门户 洪恩在线-ART BBC中文网 思维的乐趣 新华网 艺术中国 中国诗人 七零八落集 e扇子 静话巴山夜雨时 阅读快乐 閔的古典音樂世界 燃烧音乐天堂 银海网 爱情寿司 VERY CD 古典音乐 中国书法学习网 羊城晚报-花地连载 中国论文网 文行天下 FT中文网 古典音乐资讯 新闻晨报 yestoday once more 粉丝网 两性视野 豆瓣 歌声魅影 外国文学研究 神经喜喜 中华美术论坛 天马濯月 李明顺 在线词典 我的自由式 读书中文网 一个人的漫步遐想 范典诗歌 迷失庞普洛纳 张嘴,我给你一个勺子的惊喜 July Dreamer 顾艳 一如倒映一如梦境 北大中文论坛 大脑角落 范典和罗维 范典的辞库 深南大道 room with a view 范典都快 电影博客 加州阳光 BJQIQI看图说话 程青松的海洋馆 电影森林 刘若英的博客 新浪精华博客圈 卫西谛:影像沉为文字 希区柯克的喷嚏 孔教头健身网 文化论坛 阅读网 文汇报 奥尔罕·帕幕克博客 影响 性学者方刚 两性学堂 微波音乐电台 摇滚年 光荣与梦想 寂寞独白(电影博客) 中国文化网 小北的园游会 信仰之门 书灵爱书 青年文艺网 看电影 穿城 猫扑大杂烩 天堂电影学园 陈丹青 多翻译·热爱老婆·全是新知 不许联想 藤井树 科印百科 思与文 王旭东BLOG 在线漫画 卡尔维诺中文网 青年编剧班 范典的新浪博客 MAY QUEEN 朱大可博客@栅栏后的絮语 虹影的BLOG 网易娱乐论坛 诺贝尔文学奖中文网 期刊杂志 博客新影评人圈 中国大百科 书香博客 孤草惘想 寒星池竹的博客 日与夜:杨保才的博客 破万卷书 纯写作博客 春日迟迟(陈彤) 逛书架 慕容雪村 海男 食色空间 范典的土豆网 素咖啡 我私人的红灯区 午夜飞行 韩雨亭的博客 贝小戎的博客 日知录:朱伟 扯淡的乐趣 方兴东观察 似这般好处相逢无一言 纽约时报 卫报 国家地理 不许联想 洪晃找乐 韩寒 人文大讲堂 敏思博客 朝鲜日报 台版科学人 阿拉丁工作室 幻想自慰者 猫扑读书 清韵书院个人专栏 翻译论坛 北回归线诗坛 野外论坛 阿波和七七 天堂电影论坛 东方视觉论坛 卡夫卡陆 高波摄影工作室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经典 纽约客 读吧 19楼论坛 电影评论库 葛藤诗歌博客 中国诗歌网 庄佩红之博 摇滚博客 古典音乐之家 古典音乐在线 陈冠中博客 魏君子港片残卷 第九书库 萧敢和讯博客 王瀚涛(守望者告白) 萧敢(我的小窝) 萧敢(读书随劄) 天涯博客 闲闲书网 中国杂学 东方早报 蔡澜博客 废墟之上 音乐酒吧MTV The Fifth Season 人民公厕 田原博客 80后作家圈 张国荣艺术研究会 卓别灵 火神纪 京剧博客 香港文汇报 英国卫报 范昀:光荣与梦想 文学会馆 万国马桶 镜像中国 书评周刊 凡高全集 嫣醒之博 释道心——艺僧博客 墨神的凡龛 企业史碎片 大道中文期刊 演出票务通 某痞 狡兔三窟 外国文学下载 枫林晚 |